3D 打印的靶体在被攻击的时候,弹头钻进方向发生偏转,这其实就是 3D 打印靶体具有不同方向性能差异的外在体现,能让人很容易就观察到产生这种特殊情况的关键原因。前面咱们分析过,S 方向的抗弯曲能力比 P 方向强。从图上也能明显看出来,当弹头顺着 S 方向钻进去的时候,肯定会受到钢纤维很强的剪切力量,可要是沿着 P 方向钻,就能把钢纤维“劈开”,遇到的阻力小很多,所以弹头在钻进的过程中老是会朝着 P 方向偏过去。

混凝土被侵彻的时候,有一些经验公式或者半经验公式,它们是根据好多实际的侵彻数据,通过做统计还有运用量纲这类数学分析手段总结出来的。目前针对岩石或者混凝土靶体的侵彻成坑深度的公式多得很,超过了四十种。常见的公式像修正的 Petry 公式、别列赞公式、萨布茨基公式、ACE 公式、NDRC 公式、Bernard 公式、Young 公式、BRL 公式、Chang 公式、Forrestal 公式等等。

这些公式不像 ANSYS LS-DYNA 或者 AUTO-DYNA 那样进行有限元分析,能获取侵彻过程的各种参数,清晰地呈现侵彻的动态变化过程和靶体的结构损坏状况。不过通过这些公式模型,我们能够迅速地对靶体最终的受损结果进行评估,能够估算侵彻成坑的深度、崩落的厚度这类最后的数值。这样的话,我们就能对有限元这类现代分析方法得出的结果进行检验,在时间特别紧张的时候,还能对工事的防御能力做出一个大概的判断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