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要是继续延长烧结时间,电阻率下降会变得缓慢甚至不再变化,这说明导电性能已经接近最佳状态了。当纳米电气石添加量是0.2%(重量比),分别保温30分钟和40分钟进行热处理时,电阻率分别约为3.9微欧·厘米和3.7微欧·厘米,这表明这个时候导电银内部粒子已经长到最大了,相互之间形成了烧结颈,接触点和电子传输通道都增加了,所以导电线路已经有了很好的导电性能。

在烧结时间为30分钟的情况下,线路经过热处理后,电阻率和电气石添加量、烧结温度之间的变化关系是这样的:随着烧结温度升高,电阻率总体上是下降的。当烧结温度是120°C的时候,各个线路的电阻率都处于最大值,在150°C到180°C之间,电阻率下降幅度最大,温度再升高时,电阻率下降就不明显了,这说明这个烧结温度符合银颗粒增长所需要的温度。

电阻率会随着电气石含量的增加而降低,当电气石增加到一定量的时候,电阻率会达到一个最小值,要是再增加电气石的含量,电阻率反而会升高。这说明少量的纳米电气石可以增强导电线路的导电性能,但是如果含量太多,纳米电气石协助传输的电子就不能传到相邻的银颗粒了,甚至会阻断导电银之间的电子传输,对导电性能产生不好的影响。当电气石含量在0.2%(重量比)左右的时候,电阻率能达到比较理想的值。在烧结温度为180°C、电气石含量为0.2%(重量比)时,电阻率最小,是2.9微欧·厘米,和块体银相比,这个值还不到块体银电阻率的2倍。和没有加电气石的纳米银墨水相比,加了适量电气石的导电银墨水烧结后的导电线路电阻率明显下降了。综合前面的分析可以知道,纳米电气石不但能改善导电墨水流变学的特性,还能让银线路更致密,进而提高银线的导电性能。